2017年5月16日 星期二

數據庫分析與觀念變遷

摘要:
  • 本週三篇文章作者是以「數據庫」的方式,以詞彙或關鍵詞的意義以及使用次數作分類統計,觀察不同時期觀念(權利;共和、民主;重要的歷史事件)對於人們的意義變化。至於何以用數據庫做分析,作者於 < 五四《新青年》知識群體為何放棄自由主義> 一文中提到「觀念史圖像中的事件」的概念,解釋認為歷史上的社會事實眾多,但並非所有的事件普遍觀念相關聯,而認為只有與價值追求相關聯或和理想的社會藍圖相關的事件,始會反覆參與建構觀念,而觀念會藉由語言與詞彙的方式表達和傳播,因而可以試圖於文獻當中找到觀念存在的證據,並用文獻的多寡以及表達該觀念的關鍵詞的使用情況來判斷其普遍性與影響力,也就是作者在文章中反覆提到的關鍵詞統計分析,而以數據庫當中的語言證據,可解決於研究觀念系統的定位與人的普遍價值系統無法分離以致缺乏客觀性的問題。

伸問題:
  1. 數據庫的運用能否同樣用於研究個別思想家的研究?
  2. 作者認為,數據庫的使用可以解決研究觀念與主觀價值難以脫離的客觀性不足,但在關鍵詞的建立上會否還是會落入研究者的主觀意識?詞彙使用量是否與觀念變遷有必然的關聯性?



關鍵字:數據庫、觀念變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