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ock, J. G. A. 2009.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A Methodological Enquiry.’ in Political Thought and History: Essays on Theory and Method, 3-1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ocock, J. G. A. 2009. ’The Re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Towards the Historiography of Political Thought.’ in Political Thought and History: Essays on Theory and Method, 67-86.
1. 摘要:
作者在第一篇文章中提到,過去有關於政治思想的史學研究有兩種:一種為傳統的經驗主義下的史學研究,以觀察人的政治行為作為考據;另一種則是將政治思想定義作為一種高度抽象的概念,所關注的是在嚴格的理性檢驗下對於思想的解釋而非行為。作者認為,將史學作為一種系統性的理論,研究者因為個人偏好選取某一觀念作為整體的論證而形成單一的敘述,進而排除其他的可能性,史學研究不應存在任何固定的概念。因此,政治思想的史學研究在解釋上應該要接納更多的詞彙與敘述,而這些詞彙的形成是源自於社會運作連續性以及社會行為的多樣性思考,詞彙的出現是在該社會文化當中逐漸形成,而逐漸成為政治領域當中的特有詞彙。
作者的第二篇文章即提出史學家重構歷史場景中的語境的研究方法,作者認為,文字或語言都是靈活多變的,並會隨著時間和社會結構的改變演化與改進,研究者藉由重構歷史場景中的語境,並對過去的語境進行詮釋並加以論辯,可以重新為原來的歷史事件定義當中的行為、權利關係脈絡。
2. 延伸問題:
作者兩篇文章提到語言對於史學研究的重要性,歷史場景中的語境會因為語言的多樣化而不斷的進行重構,因此對於作者而言,史學上的論述場域是浮動的,其目的都在還原歷史真實的場景,但個人生命經驗不一,在面對與解讀歷史場域,要如何分辨真實?又,歷史是否得以客觀地被呈現?